小度、作業幫等靠它年入數十億元,智能學習機爆火
飄逸居士 小說
在80、90後的印象中,“望子成龍就用小霸王”“步步高點讀機,哪裡不會點哪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等廣告語深入身心。伴隨着大模型的加持,智能教育硬件也迎來了一批強大的生力軍。
雙11剛過,科大訊飛就發佈雙11終極戰報,重點介紹大模型加持下的訊飛硬件光輝戰績,銷售額銷售額同比增長126%,多款 AI 產品蟬聯品類冠軍。隨後(11月14日),作業幫硬件也公佈了自己的雙11戰報,旗下各類教育智能產品全渠道GMV突破2.5億元,同比增長238%。
不是小朋友專屬!陸麥當勞「超迷你蛋捲冰淇淋」免費送,大人也能「一招」免費領
事實上,雙11前後,一批智能教育硬件廠商先後都有大動作:
雙十一期間,學而思大模型MathGPT完成了相關備案並已通過審覈,正式成爲首批通過備案的教育大模型。據好未來透露,隨着MathGPT通過備案,未來將在學習機上陸續落地基於自研大模型的AI能力應用,MathGPT也將從即日起由內測階段轉爲全面開放。
富江(上)
此前,科大訊飛於10月24日發佈星火認知大模型3.0版本,宣佈搭載該大模型AI學習機T20系列已經擁有了英語口語陪練、中英作文批改、數學互動輔學、百科自由問答、親子教育助手、智能編程助手、創意繪畫夥伴以及英語答疑輔學8款基於大模型的類人輔學功能。
而在10月18日,阿里旗下天貓精靈剛剛推出一款Z20學習機,主打兼具生成式AI和多感知AI的雙能交互模式。相比過去重在“拍題找解法”、“送網絡課程”的學習硬件,用戶能與Z20平板進行自由的雙語對話,創造自己的個性化學習環境。
今年雙11,以AI學習機爲代表的智能教育硬件開始“卷價格”、“卷內容”、“卷AI交互”。被一些家長稱爲“智商稅”的產品,現在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究竟會怎樣?
暴利的AI學習機,儼然成爲“全村人的希望”
教育,一度被稱爲農家學子們“魚躍龍門”的獨木橋。而AI學習機等智能教育硬件也蘊藏着一些公司做大做強的希望。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步步高靠賣學習機一年收入超過50億元,如今一批互聯網企業、K12教育輔導機構也開始頻頻發力。
比如科大訊飛,如今雖然實現業務的多元化,其收入來自教育領域、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智慧城市、運營商、智慧汽車、智慧醫療、智慧金融等七個方向。然而,教育領域和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纔是目前科大訊飛業務的重心。
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主營業主收入爲78.2億元,教育領域產品收入爲24.21億元,同比上一財年同期的23.3億元,該領域產品收入增長4.0%。來自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的收入爲24.23億元,同比2022年上半年的19.9億,增長22%。
重生寵妃 小說
從數據來看,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已經超過了2B、2G端的教育領域產品。其中,開放平臺上半年收入爲15.9億元,同比增長18%。智能硬件收入5.7億元,同比增長19%。顯然,智能教育硬件已經逐漸開始支撐起科大訊飛的未來。
科大訊飛在10月19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克服G端業務面臨的困難,總體上保持了健康增長,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6.78%。經營結構方面:2022年G端佔比40%,B端佔比30%,C端佔比30%;2023年前三季度G端佔比25%,B端佔比32%,C 端佔比43%。搭載大模型的AI學習機,成爲科大訊飛未來的經營2C業務的重心。
本站有道也在發力智能教育硬件。本站有道首席執行官兼董事周楓在2022年財報中表示:“在2022年的第三、四季度,公司的數字內容服務的營收涵蓋了其成本和運營費用。新服務和智能設備幫助公司第四季度實現了創紀錄的高營收和有史以來的首筆運營收入。”2023年,“子曰”大模型的推動下,有道智能硬件也在持續升級。根據本站有道第二季度財報,本站有道智能硬件淨收入2.2億元,毛利率也從上年同期的30.6%提升至35.8%。用大模型賦能,通過更加個性化、定製化的服務,讓AI學習機和詞典筆一起扛起智能硬件營收大旗,也成了本站有道的期望。
之前做智能音箱的互聯網巨頭們也看中了AI學習機這個賽道。前不久,天貓精靈推出一款Z20學習機,主打兼具生成式AI和多感知AI的雙能交互模式。而百度旗下的小度學習機本來就是2022年國內出貨量第一,如今在文心一言大模型的加持下,已經成爲小度重要的收入來源。有業內人士透露,小度學習機2022年的銷售額已經突破30億元。
而在“雙減”政策下,一些K12教育培訓機構順勢切入AI學習機等智能教育硬件賽道。比如好未來,學習機正在成爲該公司的業務增長點。IDC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好未來(學而思)學習機出貨量約九萬臺,在國內學習平板市場排名第四,市場份額上升至8.6%。與競品對比,學而思學習機的最大優勢是其內容資源。作業幫硬件業務負責人李錫凌則透漏,2022年,作業幫硬件出貨量達200多萬臺,位居教育智能硬件行業首位,AI學習桌、學習打印機、電子單詞卡、錯題打印機等均獲品類市佔率第一。目前,其硬件用戶逾千萬。多鯨資本教育研究院在報告中指出,對於部分教育公司來說,硬件類產品是緩解獲客成本壓力、增加用戶留存率和新收入來源的載體。
小度、作业帮等靠它年入数十亿元,智能学习机爆火
值得一提的是,AI學習機目前還能享受到一定的價格紅利,客單價相對較高。比如松鼠AI,在雙減前其主要爲教育行業提供AI算法引擎和教學內容,雙減之後開始發力智能硬件和智慧教育。截至目前,松鼠Ai已推出五款學習機。據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透露,在做智能教育硬件的半年時間內,公司已經銷售4萬多臺智能硬件,銷售額約3億元,一臺智能教育硬件的單價約在8000-9000元。但實際上,出於智能教育硬件的屬性,對於配置的要求並不高。
暴利的AI學習機,儼然成爲“全村人的希望”。
內卷的賽道,誰能勝出?
從目前來看,以阿里、百度爲代表的互聯網巨頭,以好未來(學而思)、作業幫等爲代表的K12教育企業,加上以步步高、讀書郎等爲代表的傳統品牌,是智能教育硬件賽道上主要的三類玩家。
zhttty 小说
隨着入局玩家的增多,智能教育硬件也在瘋狂內卷。以科大訊飛爲例,旗下有多種款型的學習機,產品價格範圍從1000多元直至萬餘元,在雙十一期間都有不同折扣的優惠。而傳統品牌步步高等也不甘示弱,旗下暢銷的S7學習機,價格也一降再降。不僅卷價格,還卷內容,拼AI交互,智能教育硬件進入到“戰國時代”。什麼樣的玩家能夠從中勝出?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硬件本身上,大家幾乎是公平的。“智能硬件行業的爆發前提是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和成熟,每個領域、每個環節都有專業的供應商,包括賣屏幕的、賣紙筆的、賣筆記本的。”因此,幾類玩家在硬件本身的選擇上並不存在很大差別。”
百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突出的打法是“以低價來搶佔流量入口”,如同智能音箱之爭時,小度、小愛、天貓精靈等紛紛捲入“價格戰”,最終小度憑藉更高的價格補貼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小度智能教育硬件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地位。
就目前智能教育硬件產品來看,普遍存在“高價低配”的現象,幾乎全部學習機產品都自稱具有AI學習能力,但市場價格區間從1000多元到上萬元不等的產品。“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擠出了智能教育硬件的水分,加上小米等性價比玩家的“入局”,這個過程或許還在不斷加快。根據本站有道11月16日公佈的2023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智能設備的淨收入爲人民幣2.519億元(合3450萬美元),比2022年同期下降29.3% 。智能設備本來是本站有道的一大亮點,但是這個領域競爭非常激烈,實力強大的對手衆多。
“卷價格”的智能教育硬件,還在不斷地拓展自己的渠道。
在線下渠道方面,步步高,讀書郎等傳統品牌佔據優勢。據步步高官網顯示,步步高教育電子在全國各商場、超市、書店和通訊專營店設有超過18000個終端銷售網點,在各省區主要城市設有超過400家4S服務體驗店,服務覆蓋中國大陸各級城鄉。在線上渠道,步步高覆蓋天貓、京東等各大電商主流渠道。
讀書郎於2022年7月12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被稱爲“教育智能硬件第一股”。根據其招股書,讀書郎致力於構建深度滲透的全國性經銷網絡,尤其是進入中國的三線及以下城市。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銷售點數目佔2019銷售點總數的68.6%、2020年的銷售點總數的69.7%,到了2021年這一數字增至70.9%,瞄準下沉市場發力。
而科大訊飛等後來者則大多從線上發力,在線下渠道方面不及步步高等傳統廠商。不過,科大訊飛通過之前的2G教育服務,能夠很快切入到學校的課後輔導過程,而好未來等K12教育培訓機構,通過原本的培訓場地,可以打造出相應的線下體驗場景,從而吸引相對精準的用戶羣體。
在內容方面,好未來等K12教育機構的資源更加豐富,其學習機收錄了收錄RAZ分級閱讀、課外閱讀、真題解析等獨家內容,並根據不同課程難度和學生學情,提供定製個性化學習計劃。從好未來的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的商品評論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長購買理由是看中了其內置教學資源。“家長購買教育硬件,首先看重它的教育屬性。內容生產者是誰?有沒有權威性?品質好不好?有沒有精雕細刻?都是衡量因素。”一位教育界人士如是說。
與傳統的學習機的單向輸出不同,AI學習機主打AI功能,這或將成爲各大品牌未來競爭的關鍵。目前,百度有“文心一言”、本站有道有“子曰”,科大訊飛有“星火”……但如果想要將AI大模型真正有效地融入教育智能硬件的生產,並使其達到像ChatGPT那樣的高度精準和博學,智能硬件廠商們還面臨着訓練數據準確性、高質量輸出內容、回答正確性以及適配落地場景等方面的挑戰。
一位業內人士還提出自己的疑問:傳統的學習機提供的內容服務一般都經由內容審覈人員進行審覈把關,但基於大模型的生成式AI內容都是全新生成的,內容誰來把關?這也是一大難題。
不過,這並不能阻礙智能教育硬件賽道的火熱。據天眼查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教育硬件相關企業7800餘家。其中,2021年、2022年新增註冊企業分別爲230餘家、80餘家;2023年1月以來,新增註冊企業20餘家,平均註冊增速達35.5%。另據天眼查不完全統計,迄今爲止,教育硬件領域融資事件合計發生70餘起,融資金額超30億元。
過去,K12教育一度被視爲教育領域裡最長且最大的賽道(萬億市場規模)。但「雙減」新政出臺,K12學科輔導的輝煌時代就此落幕,機構或關停,或轉型,行業一夜劇變,不少新玩家涌入智能教育硬件領域。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個人消費類教育智能硬件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今年消費類教育智能硬件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艾瑞諮詢預測,到2025年,中國消費級智能硬件市場規模有望達614億元。
日趨內卷的智能教育硬件賽道中,誰能率先突圍?我們拭目以待~
海外网友点赞中美元首会晤: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
卖晶片惨输卖车!三星被狠狠辗爆 最赚韩企换人做